中国的光电材料是如何迅速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显示、智能消费电子、互联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传统的材料已无法满足其特定性能和品质要求,从而催生了大量新兴光电材料的应用需求。当前,光电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到新型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
谈及我国光电材料当前的成就,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光电材料产业在技术研发的路上从未停止脚步,并已经从技术引进、步步跟随,逐渐走向创新探索、部分领先,而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头部企业的硬实力。
光电材料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主要行业一系列政策鼓励光电材料行业发展。
我国“十三五”规划将「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光电材料行业将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制定了许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相关政策包括《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及《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等,重点强调发展偏光片、反射膜、增亮膜、柔性显示盖板用透明聚酰亚胺、电磁屏蔽膜等。
长久以来,纵观各光电显示膜材料,偏光片最受业界关注。在显示材料中偏光片整体市场规模极其庞大,根据TrendBank势银数据显示,2019年偏光片整体出货量规模庞大,产值近60亿元。
三利谱是国内主要的偏光片生产厂商之一,公司LTPS用超薄高透过率偏光片已经通过LTPS面板厂的认证并顺利实现量产;盲孔屏用低收缩打孔偏光片通过多家客户的认证,将在下半年实现量产,而车载碘系偏光片、车载染料系偏光片等也通过了部分有影响力的客户的认证,正在稳步推进客户的多批量验证;柔性AMOLED用偏光片也已经开始送样客户测试。
同样正火热的材料还有聚酰亚胺材料,当前国内持续关注的企业有瑞华泰、奥来德、国风塑业等,尤其是本月初科创板首发过会的瑞华泰。
根据瑞华泰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公司拟募集资金4亿元,投资项目计划新增 1,600 吨高性能 PI 薄膜产能,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热控 PI 薄膜、电子 PI 薄膜、电工 PI 薄膜、特种功能 PI 薄膜等系列产品。
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远程教育和在线会议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拐点”,尤其是目前海外远程教育和居家办公仍处于上升阶段,市场的爆发带动了诺菲纳米业绩的节节攀升。作为纳米银行业独角兽企业,截至2020年三季度,诺菲纳米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120%。
此外,宁波市制定《宁波市功能膜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显示,激智科技的“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用光学扩散膜”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学扩散膜出货量全球第一。
长阳科技的液晶显示光学反射膜同样实现进口替代,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首位;惠之星的光学硬化膜市场占有率位居国际第二、国内第一。
除以上列举的企业外,我们还持续关注东材科技、乐凯、裕兴股份、洁美科技、方邦股份、皖维高新等多家企业。当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光电材料产业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